海运费的上涨已经超过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对中国钢厂的影响,国内钢企也开始想方设法攻克此难题。记者昨日获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酝酿已久的“进口铁矿石远洋运输协调小组组长会议”于7月6日在京举行。
这标志着国内钢厂和远洋运输企业的协作交流机制正式建立。
据了解,参加此次会议的企业有宝钢、首钢、武钢、鞍钢、济钢等国内钢铁企业的代表和中远、中海、中外运、北方船务等国内**远洋运输企业代表,以及英国ssy船务咨询公司、中钢集团、五矿集团。
自2003年以来,随着国际航运业复苏,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的远洋运输价格一路上涨。中国钢企已经逐渐意识到长期协议矿价在每年年初执行之后,影响成本的**大因素便是海运费的价格。
2007年1-5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海运量40%左右,较去年同期增加2800多万吨。据预测,2007年全球铁矿石需求增量的95%在中国,中国拥有海运市场货量的**增量,但是在国际海运市场却没有话语权。
中国钢协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表示,建立中国钢铁企业和远洋运输企业有效的联系机制,针对当前中国钢铁企业在国际海运市场被动受损,海运企业也没有享受到应有利润的处境,建立合作,应对国际船运公司的垄断,联合实现双赢。
此前,钢协已经提出按照地理划分五大区域,并指定每个区域的钢企代表,将该地区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集中协调,统一对外洽谈运输,代理租船。
对于当前海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现状,企业各抒己见。有远洋运输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国自有船队力量薄弱,相比较全球720条cape船的数量,中国自有cape船的数量仅30条左右,全球运力主要集中在日本、西欧国家,在运力上中国明显劣势。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则提出,中海正在努力发展自由船队,新建cape船。国内钢厂可以考虑和远洋运输企业合资合营,将利益真正连在一起,发展航运业的同时,也为自身的物流链条增加成本优势。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即期租船的方式导致物流成本较高,并且波动大,很难控制,逐步开始转向做长期协议运输COA的方式。不过五矿集团副总经理张晔认为,国内的中小型钢铁企业由于现货购买铁矿石的居多,很难操作COA,国内大型进口铁矿石贸易商应该立足于为中小型钢铁企业服务,将需求集中,体现买方的意愿。而宝钢有关人士则强调了压港的问题。该人士表示,中国港口建设这两年速度飞快,当前已经完全可以应对进口数量每年递增的规模,但是国外港口建设迟缓,压港导致运力紧张、运费上涨以及高额滞期费用,**后全部转嫁到中国钢厂头上,而矿山只需要支付远少于市场当时滞期费的额度。这种不平等的条约,如果可以修正,一定可以促使矿山投资改建港口的速度,缓解港口滞期的情况。
中钢协铁矿石进口工作委员会主任、宝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戴志浩**后提出,国家应在政策上引导运输企业和钢铁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可以和国际航运巨头的对抗的能力,既减少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又可以增加国有运输企业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