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产品:外墙保温材料; 页岩陶粒; 自保温砌块; 干粉砂浆; 岩棉板保温系统
《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指出,我国每年拆迁改造产生了大量垃圾,2010年产生了15.5亿吨(含渣土),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建筑垃圾可以制成再生骨料,生产建筑制品,或直接用于道路基层和底基层等。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大多以填埋或堆放处置为主,资源化率不足10%,欧盟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日本、韩国达到97%。根据我国建筑垃圾和建筑形式的特点,研发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科学管理、规划,有95%以上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
同时在《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里提到了发展目标和技术重点,这也是我们重点要做描述的。
发展目标是针对废混凝土、建筑渣土等建筑垃圾,重点突破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关键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建筑资源化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平台。
技术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重点研究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再生产品高品质化技术,形成建筑废弃物再生成套工艺与设备,建立完善先进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二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关键技术、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新型再生建筑应用技术,形成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三是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和利用,重点研究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制备技术、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控制技术、长期性能等。
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整合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昌平有一个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示范项目,每年可消纳150万吨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从进厂到出厂整个过程都有监控,保障建筑垃圾100%的消纳,这也体现了“零排放”的理念。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是把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打通,从源头拆解、专业绿色物流,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体系、技术与装备、生态环保产品、自主产权与联盟标准等方面,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整合。
在技术方面,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示范项目可以做到3个100%,即再生产品市场化率100%、处置过程环保达标100%和垃圾处置资源化率100%。
建筑垃圾在一体化工厂内,通过定向无害化处置,可以成为多种资源,通过深加工开发市场所需要的绿色建材产品。
从建筑垃圾入厂到综合无害化处理,可以得到粗细骨料,之后是新型墙体材料,无机料,再生砂浆,再生园林土等一系列产品。同时全部实施全线监控,确保建筑垃圾的处置环保精细化。
另外一点,“一体化工厂”可以实现的三个100%,同时也是国内行业企业**难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说一体化工厂能实现?我们提到95%可以资源化,剩下的5%是轻质物。比如说,塑料、衣物、木材等,可以将建筑垃圾轻质物通过专利装备进行裂解气化,变成清洁可然气和工厂能源,产生的液体可以用于土壤的改良和生态农业的添加剂,产生的固体可以作为环保的助燃气,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专利技术。
在创新工艺方面,之所以一体化工厂可以使建筑垃圾100%还原成再生资源,并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实现建筑垃圾处置的“零”排放,是来源于有五项核心技术和六大创新工艺。
五项核心技术分别是精确分离分选技术、替代水泥技术、轻质物能源转换技术、骨料再生技术和终端产品系列应用技术。
六大创新工艺,一是高效分选、分离工艺与技术;二是砖、水泥石、垃圾土高附加值再利用工艺与技术;三是建筑垃圾可燃物能源转换工艺与技术;四是智能节电工艺与技术;五是多级吸尘、降噪、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六是再生骨料彻底清除骨料表面附着物、连续级配、多级均化工艺与技术。
在“零”排放方面,还有12个节能环保系统,生产废水100%再利用系统,设备节电系统,碳交易系统,多级除尘系统,雨水、雪水系统,清洁燃料配套,太阳能利用系统,地缘热泵利用系统,还有噪音全程监测系统,环境粉尘远程在线自动检测系统等。
噪音和粉尘监测系统利用传感技术、无限通讯和卫星定位等技术,将数据汇集到中央平台,便于环保部门的查询和监管。
“数据中心+工厂模式”
智能信息平台,我们可以做到以“数据中心+工厂模式”,**把生产过程中全部数据汇集起来,然后通过工厂模式,进行精细化研发,智能化生产,从而提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再生产品的品质,**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体化工厂”控制系统中,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重要工序、节点、配置实时监控,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包括一些故障预警、报警,还有分捡,通过北斗卫星,4G,云技术进行集成,充分利用**新信息成果。
另外储存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包括GPS定位,抛洒遗漏问题的控制。同时还有质量动态监控与分析系统,这就涉及到我们再生产品**终的质量,通过对生产过程、出站检疫监控、质量跟踪等监控,实现对生产过程及运输配送的全过程管理,保障全部建筑垃圾资源化。能源管理系统主要是提升工艺设备能源的效率,另外节约能源的成本,改善能源的绩效也可以用于能源管理方式,解决能源管理的问题。
能源措施和节能主要是有电能、热能、水能和物流,保障没有废水排出,还有LNG的车辆使用,没有燃煤锅炉和太阳能光伏和地源热泵的使用。
在产品方面也是一个重点,现在产品有九大系列32个规格,包括活性微粉、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再生种植土、再生预制构建等等。主要是轻质物,废木材、木屑、纤维防治污还有塑料制品。另外回收的产品就是金属、铸铁、铁、铝、铜。其中,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微粉可以做3D打印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在高性能混凝土方面,从C30—C80,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取得相应的专利。生态砂浆这一块,也是完全执行国家标准以及北京市相关标准,完全符合并高于相关的标准。
同时“一体化工厂”项目搭建了一个再生建材交易平台,可以从生产配送到订单核算付款,完全用电子交易平台来实现。电子交易平台就是可以通过原始数据的查询,包括可视化、全面化,可追诉性、实时化对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另外一个就是环保效应,联盟开了两个碳交易方法学,对每消纳一吨再生垃圾所产生的节碳效益有一个精确计算,每节约1吨水泥,减排700千克二氧化碳;每消纳一吨再生骨料,减排10千克二氧化碳。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
“一体化工厂”示范项目已经建成,现在已经全部运行,目前这个项目组成有15条智能控制生产线,177个类存储罐,122KM强电电缆,780KM弱电控制电缆,4800多个智能控制节点。我们已经用再生产品参与了阅兵村的施工建设,同时我们用再生微粉也做了相应的实例工程,做了验证都没有问题,包括北京雁栖湖停车场,这也是被列为APEC博物馆展示的一项新技术。
记者手记
建筑垃圾资源化需靠经济和法律手段来推动
11月1日,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垃圾资源化分论坛上,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作为一个重要单元。会上,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建筑大学陈家珑教授从循环经济角度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郭海斌作了题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零排放”技术》的精彩演讲,河南盛天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等公司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企业在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中的相关工作。
会议间隙,记者采访了几家积极与陈家珑、郭海斌等演讲嘉宾交流的企业代表,了解他们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关注点。
“我们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前景是可观的,本次会议上,郭海斌秘书长的讲解,让我们消除了对于技术的忧虑,当前,我们**关切的是投资回报率,以及政府支持相关政策的问题”。中建材(北京)环保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刘红告诉记者。
和刘红有着一样观点的还有世邦工业科技集团绿色建材事业部区域经理邢阿劲,他说,技术难题已经解决了,当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置企业面临的困境是,我国目前以天热材料为原料的产品一般价格都偏低,而建筑垃圾资源处置企业投入大、前期成本高,由此造成生产出的再生产品没有竞争力,产品销售受阻。
在邢阿劲看来,建筑垃圾资源处置企业前期高成本不应该由建筑垃圾资源处置企业来承担,应该从产生问题的源头解决,采取“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在这一方面,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
在陈家珑看来,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正是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处置企业**关心的,并且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他还在论坛上指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建筑垃圾处理**科学的途径,应该发挥国家强制力,要保护环境,就要利用再生资源。国家应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标准等全方面,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在其他企业与大家的分享中,也无不把呼吁政策挂在嘴边。
其实,从近期发布的相关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的报道中,不难看出,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并且重视起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工作,各地建筑垃圾资源化PPP模式也已遍地开花。
同时记者也发现,对于建筑垃圾“谁产生,谁付费”这一国际性共识问题,我国确有相应规定,但是鲜有具体落实措施。有企业反映,即便是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源头补贴的优惠政策,也很难落实下去。
正如陈家珑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需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不但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随着各地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标准的出台,我们看到,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技术难题已经解决,落后状况也已得到改善,要想加速我国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进程,必须依靠政府经济和法律手段来推动。
一是国家要在法律、法规、政策上指定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的标准,来督促、引导部分有优势的企业走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另一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具有一定公益性,为了行业能够产业化发展,国家应有相应的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让行业内企业更好地进行资源化发展。
重庆昊磐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重庆九龙坡二郎科城路金贸中心11-5 技术支持:成都九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