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标准
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
国家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国家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
北京市标准《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J 01-605-2000
2. 需要资料
建筑设计平、立、剖面图,墙身大样,门窗表等
电气设计:供电电压、负荷等级、能否增容等
对于工业建筑,还需提供工艺设计资料,生产工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设备散热状况等。
3.负荷计算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的有关规定,常规进行供暖房间热负荷计算。
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等主要居住空间的室内计算温度,应按相应的设计标准提高 2 ℃。
采暖负荷应根据热平衡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因素:
· 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
· 加热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 其他途径获得的热量(如管道或设备发热量等)
· 其他途径损失的热量(如每天连续使用超过2小时的排风量,加热大量进入的冷物料或运输工具的耗热量等)
· 户间因室温差异而形成的热传递
户间因室温差异而形成的热传递,应按下列原则计算传热负荷:1)应计算通过户间楼板和隔墙的传热量。
2)与临户的温差,按 8℃ -10℃ 计算。
3)以各向户间传热量总和的适当比例,作为户间总传热负荷。
4)户间传热量不宜大于基本供暖负荷的80%。
4.确定安装功率
安装功率应比计算热负荷增加30%左右,这是为了确保系统启动升温时能够反应迅速。
5.发热电缆选型
以安装功率为基础进行发热电缆型号的选择。得到该房间所需使用电缆的发热功率和电缆长度。不同型号的发热电缆发热量见产品选择。对于经常有人停留房间的室内采暖应该选用双导电缆。
6.温控器选型
·
温控器介绍:根据应用场合不同,温控器分为只带室温传感器;只带地温传感器;或带双传感器的型式。此外,根据功能不同,还有智能温控器。
· 对于一般居室可选用只带室温传感器的温控器。
· 对于浴室等潮湿房间,宜选用只带地温传感器的温控器。
· 对于地面材料为木地板的应用场合,应选用带双传感器的温控器。
7.校核
· 由于地面上的固定设备和卫生器具下不能布置发热电缆,应确定房间实际可安装地板面积 ,即从房间面积中扣除置物面积。
· 确定实际的每平米安装功率,即所选择发热电缆的发热量除以实际可安装地板面积。
· 确定发热电缆安装间距(C-C距离)
以下公式可用于计算C-C 距离:
1) 可安装地面面积(m2)x100(cm/m) = C-C
距离(cm)
暖线长度(m)
2) 暖线每米长度功率(w/m) x
100(cm/m) = C-C 距离(cm)
每m2可安装地面面积功率(w/ m2)
校核实际的每平米安装功率和发热电缆安装间距(C-C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